English

真情换民心

——焦作市农村政策法纪教育工作纪实
2000-10-18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先琴 我有话说

初冬的豫北乡村,农事已闲,焦作市委书记刘其文从省城开会归来,路过一处村庄,他让司机驾车离去,只身走进了一户农家。听说是过路的干部,主人竟无半分热情:“走错地方了吧?上边也没通知俺弄酒弄菜。”

刘书记心中顿时不是滋味,并非为自己遭到冷遇,而是为眼前的干群关系深深担忧。调研成了吃喝,深入基层成了走过场,这种状况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。这天,刘书记就住进了这户农家。他谁也没打招呼,以普通干部的身份和户主及邻居谈心,大家很快对这个“没有来头”,没有架子的干部产生了信任,七嘴八舌说:“村干部现在根本不管事”,“光说交钱,都不知道花哪了”……刘书记听着,记着,向群众表示:“这些问题很快会得到解决!”

刘书记的话不是心血来潮,仅仅几天前,市委已召开专门会议,针对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后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,派出5300名工作队员进驻农村,从政策法纪教育入手,建立健全村级领导班子和各项规章制度,理清发展思路,真正为农民群众办实事,出成效。现在,他更加感到这一举措的迫切。回到市委,他立即召开会议,为工作队员制定了保证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的“四个必须”、“三个不准”,在动员会上亲自宣布,要求必须遵守。

如今,一年多时间过去了。工作队在焦作农村留下了一串串扎实的脚印。

敢于碰硬才能为民负责

经济问题,班子问题,家族势力,邪恶势力,土地延包,计生宅基地……尽管进村以前,工作队长李同有已经对山阳区恩村乡恩村一街的混乱状况耳有所闻,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有40个之多,依然让他吃惊不小。这个远近闻名的“神仙也难弄”的乱村,工作队进来之前,村委换届已无法进行,班子瘫痪,管理混乱,光账面现金短缺就有9万多元,出售土地的160万元竟不知去向。工作队刚刚与群众接触,就有人威胁恫吓,扬言早晚得赶走他们。

“我们不能辜负群众的信任,困难再大也要清查到底”,身为市公安局刑警队政委的李同有下了决心。经过梳理排查,他们把五个经济问题作为主要矛盾,采取依靠群众,增加透明度的工作方法,选举40多名户代表和理财小组成员,在一周时间内,集体查阅了村委的几十本账目,找出有问题票据70多张,对村办企业进行逐一清查,掌握问题,先后十多次与公、检、法部门协调,将涉嫌经济问题的村干部逮捕1人、刑拘2人、免职1人,挽回了36万元经济损失。村民人心大快,纷纷说,20多年没解决的问题,你们给拿下来了,俺心里从没这样敞亮过。

驻孟州市苏庄村的工作队刚进村时,老百姓以为又是走过场,便把村里废弃多年的窑洞给工作队员住,一段时间后,看队员们吃苦耐劳,真心要解决问题,就主动把一处宽敞的平房修好请队员们住。后来,工作队清查公开了账目,帮助停产多年的村办企业开始运转,村民们又满怀感激,把工作队的行李搬进了一幢新建的小楼。三次搬家,干群的心一次比一次贴得近。

让农民真正富起来

“想的是先富快富,缺的是信息技术,愁的是没有销路”。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,使广大农民想富、求富的愿望空前强烈,因此,工作队的各项工作,最后都要落实到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上。

孟州市桑坡村有皮毛加工的传统,但近年受市场变化影响,销售很不稳定。工作组与县邮电局联手,为这个村的近百家作坊“小老板”办了电脑培训班,指导他们上网做生意。尝到甜头后,这个村的老板们联合在“中国公众多媒体信息网”上制作了主页,使该村知名度空前提高,潜在客户增至2亿人,一个多月时间,就签订了20多万元的订单。

温县东徐堡村有50多亩废弃的窑坑,长期撂荒闲置,工作组帮助协调从市里调来一台大型挖掘机,将窑地平整后开辟为林业苗圃,村委管理,专人经营,一年后就可为村里净增6万元的收入;姜冯营村工作组因地制宜,指导村民改变种植结构,引进了80亩优质品种红薯,每亩地增加收入400多元。据最近统计,工作队员为全市农村新上项目455个,复活企业承包136个,筹集资金7000多万元。

遵法普法,留下不走的工作队

武陟县西小庄和马西营村,是有名的“冤家”,十几年来,为了黄河滩上的土地,打架斗殴,死伤数人,惊动全省。开展农村政策法纪教育以来,工作队将《土地法》、《信访条例》等法规印刷成册,逐户宣讲,使解决问题有了准绳,今年麦收,这两个村破天荒没有发生争斗现象。

为了让干部群众掌握法律这个唯一的准绳,工作队采取了灵活多样,适合农村工作实际和农民思想实际的宣传教育形式。除了通常采用的通过广播、电视、学习座谈会、知识竞赛外,还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不少新形式、新办法。如武陟县采取了“光盘进村,专刊入户,政策法纪上墙”的办法,他们把组织拍摄的《五谷丰登话权益》、《安定团结话信访》等5部专题片制成光盘,发放到村,有计划地组织群众观看学习。

博爱县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印成专刊,发到各户,有问题群众可以随时查阅;把一些政策和法律的内容变成漫画,画到村街墙上,形象生动,教育群众。

如今,在焦作广大农村,群众遇到纠纷或困难,首先想到的便是“看法律上咋说的”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